随手走了一处笔记
每个放块儿代表一个汉字,或大或小。
文字作为视觉设计元素,其目的就是让页面更加有视觉变现力,不单调、空洞,特别适合图文搭配、短语词语标题。
以下介绍如邵老师一样,从短语文字的数量分类。
其实方法就从三个方面考虑,可以轻易得出来。
1、改变文字的字号大小
2、改变文字间排版的相对位置
3、整体文字的两种排版——横排、竖排
一个字
图片素材来自全景网,一个不错的网站。
突出什么就放大什么(这里的霾),抓住重点。
两个字
字体为方正清刻本悦宋+迷你简准圆。
两个字直接斜对摆放即可。
字体为禹卫书法行书。
三个字
图片素材来自全景网。
文字底端对齐,运用了字号变化、位置变化。
无非横排、竖排的空间转换。
四个字
自己在动手过程中发现,这些不规则的艺术字体,即使是相同字号,但是视觉大小还是有很大的差异,就比如这里的“异”和“乡”就属于同一类,瘦长。而“国”和“他”就显得胖矮。
所以学PPT这种工具类的技能,就要自己动手才能体会到那些细节部分,而如果你是光看这页面来学习,就仅仅只能体会到页面的文字排版确实不错,错落有致,但是看不到艺术字体带来的相同字号不同的字字形不一样,或瘦长、或胖矮。
很明显“他”和“异”应该对齐,但是相同字号的艺术字体,高矮胖瘦不一样,做不到真正的对齐。
这里的艺术字体是相对于衬线字体和非衬线字体而言的,这两者都是相同字号一般就相同字形了,不存在高矮胖瘦的问题。
艺术字体就是那些手写体(比如方正静蕾字体)、书法体(叶根友刀锋黑草)等等。
中间两字号大,两端文字字号小。
对称和谐。
错落有致,1、3文字字号小,2、4文字字号大。这里其实有各种组合方式,自己去尝试吧。
另外想提一点,需要留意一下文字的具体意思,比如这里“小屋门前”的“小”字,既然它意味着小,那么我就不可能再去用1、3文字字号大,2、4文字字号小这种排版形式。
底端对齐。
顶端对齐。
进阶
综合运用字号大小的改变,文字位置的改变,来打造视觉设计元素—文字。
花边
邵老师的旁友圈的题目
看起来是多点并列排版的好例子,但是在实际制作中你必须经历很严谨的文字精简工作,控制每个分论点的文字字数相差不多。这样色块相互之间才好看,不显得突兀。
视觉化设计无非就是多一点儿色彩(每处文字模块以图片、色块作为背景),多一点儿结构框架(比如这里排列的色块就是框架)。
图标和序号数字其实用处差不多,如果你时间多,大不了去寻找图标,反之,你完全可以选择放大序号数字作为图标来使用。
「以教为学,自己对自己」
如果你觉得本文让你有所思考,
欢迎转发和分享给——你在乎的人或你认为需要的人,
一起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