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选择施工作业方式的综合考虑因素
在选择立井井筒施工作业方式时,应综合分析和考虑以下因素:
- 岩层性质:井筒穿过岩层的稳定性和涌水量大小。
- 井筒尺寸:井筒直径和基岩部分的深度。
- 施工工艺与技术装备:可能采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条件。
- 施工队伍能力:施工队伍的操作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。
- 安全与效益:施工方式应安全可行,技术先进,有利于采用新型凿井装备,提高综合成井速度,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。
2. **具体施工作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
(1)掘砌单行作业
- 优点:工序单一,设备简单,管理方便。
- 适用条件:
- 井筒涌水量小于40m^3/h。
- 井筒深度小于400m。
- 施工管理技术水平薄弱,凿井设备不足。
- 无论井筒直径大小,均可使用。
(2)短段掘砌单行作业
- 优点:
- 取消临时支护,简化施工工艺。
- 节省临时支护材料,围岩能及时封闭。
- 改善作业条件,保证施工操作安全。
- 省略长段单行作业中的掘、砌转换时间,减少辅助工时。
- 适用条件:在掘砌单行作业的基础上,优先考虑采用短段掘砌单行作业。
(3)掘砌平行作业
- 优点:
- 空间、时间利用率高,成井速度快。
- 适用条件:
- 基岩深度大于400m。
- 井筒净径大于6m。
- 围岩稳定,井筒涌水量小于20m^3/h。
- 施工装备和施工技术力量较强。
- 注意事项:
- 井上、井下人员多,安全工作要求高。
- 施工管理复杂,凿井设备布置难度大。
(4)掘砌混合作业
- 特点:
- 在短段掘砌单行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。
- 加大模板高度,采用金属整体伸缩式模板。
- 混凝土浇筑时可进行部分出矸工作。
- 优点:
- 实现部分支护时间内的装渣出矸,节约工时,提高成井速度。
- 适用条件:目前应用较为广泛,适用于多种井筒条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