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发百中的故事典故(百发百中 典故)
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
【成语故事】:春秋时期,楚国名将养由基跟随楚共王出兵援助郑国,楚共王要养由基用两枝箭射死晋国国君魏武,养由基一箭就结束.同行潘党不服,养由基三箭分别射中他们约定百步之外的三片杨树叶,让人不得不佩服
百发百中
【拼音】:bǎi fā bǎi zhòng
【解释】: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,每次都命中目标.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.
例句:他很厉害射箭百发百中!
【出处】: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.”
楚国名将养由基是春秋时代著名的射箭能手。一次,一个叫潘党的人,说他能箭箭射中靶子的红心。养由基对他说:“这算不上什么本事,要是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的叶子那还差不多。”潘党不信,当即选定杨柳树上的3片叶子,标上顺序号,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,按顺序去射,结果箭箭按编好的顺序射中叶心。从此,人们称赞他的箭法是“百发百中”。 后来,百发百中用来形容射箭或射击准确,也比喻预料事情很准确。
成语“百发百中”起源于战国时期,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古代著名的弓箭手养由基有关。养由基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神射手,他的箭法高超,能够射中任何目标,因此名声大噪。